中共二大会址青少年文旅宣推官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路7弄30号
签到照
团队合影
历史上评价中共二大曾言“一大立党,二大立纲”,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也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党的二大的主要功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表明了共产党已经接受了列宁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际初步结合起来,为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
(中共二大会址鸟瞰图)
这幢始建于1915年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的寓所。1959年被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确定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静安区委、区政府对中共二大会议旧址进行修复。2002年建立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为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完整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纪念馆展区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党章历程厅、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五个展区组成。展陈风格庄重大气、巧中见精,通过人机互动的展陈方式和多媒体展示等交互手段,增设巨幅LED显示屏,AR增强现实技术,使党史知识传播更为深入浅出,丰富和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石库门里的纪念馆”,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
走进中共二大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大字,二大的主题雕塑。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基本陈列展涵盖“开创与探索”“旗帜与道路”和“实践与发展”三部分。人物展厅墙壁上悬挂着与会的12名代表的介绍。
党章历程展厅直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共十九部党章的演变历程 。中共二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张人亚秘藏中共二大党章”的故事,用生命守护信仰的革命前辈的事迹令人动容。
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旧址展厅陈列了平民女校历史沿革以及平民女校教员和学生的相关内容。走进展厅,女校琅琅读书声仿佛萦绕耳畔,曾经多少有志青年在这里慷慨激昂,这里不止记录着他们的初心与使命,更昭示着他们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热血澎湃。
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旧址展厅陈列了平民女校历史沿革以及平民女校教员和学生的相关内容。走进展厅,女校琅琅读书声仿佛萦绕耳畔,曾经多少有志青年在这里慷慨激昂,这里不止记录着他们的初心与使命,更昭示着他们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热血澎湃。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此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2人,代表全党195名党员。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局作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张国焘报告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经过以及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施存统报告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
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9个决议案,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的思想,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为中央执行委员,选出三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这里是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所在地,也是当时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的寓所。1921年9月1日,人民出版社在此成立,由李达负责具体工作。出版社计划出书49种,然由于经费、人力等原因,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共产党礼拜六》、《资本论入门》、《国家与革命》以及《劳动运动史》、《两个工人谈话》、《李卜克内西纪念》等。1923年,人民出版社与新青年社合并。
2002年6月30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正式开放。2009年元旦,纪念馆经大规模的改扩建后重新对社会开放。第一展厅、第二展厅分别展现了党从创建到二大召开的光辉历程;二大召开后工人、农民运动日益发展,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党酝酿和推动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党章历程厅集中陈列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党纲、二大到十七大的党章,通过党章发展反映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颇具特色的党章历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