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山-可持续发展宣推官
(ESGMY)
青少年联合
“手持登山杖,脚踏徒步鞋,身穿冲锋衣,挑战2分半钟登顶上海第二高峰、4800厘米双子山。”近日,类似这样戏谑风格的帖子频频出现在社交网络。这座被调侃的双子山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在黄浦江畔的“黄金地段”世博文化公园内,公园南区从9月20日开放以来,客流量超过137.5万人次,其中双子山接待游客将近27.5万人次。
一座几分钟就能登顶的人造“低山”,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游客?上海为什么要用“黄金地段”的约2平方公里建造公园?
报名活动需同时在微信小程序上预约: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顶观景平台免费预约登山,提前一天(上午10点)开放第二天的预约名额,每日每个用户最多可预约5个名额,如当日预约名额未满,可现场预约。08:00-18:30.
其中主峰观景平台预约时间段为:
08:00~09:30;09:30~11:00;11:00~12:30;12:30~14:00;14:00~15:30;15:30~17:00;17:00~18:30;
双子山,通耀路555号。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中心城区黄浦江凸岸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原型是上海第三钢铁厂的钢渣堆场,是一座高度近4800cm、内部空间为建筑使用功能、表层则以自然山林种植方式形成的大型人工构筑近自然山体建筑,于2020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
双子山分为主山、辅山,山体表面体现自然、绿色风貌,内部空间结合游览、公共停车、展览、游客服务等功能。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约为8.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约为4036.8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为24.7万平方米、水体面积约为19814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PEC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子山是中国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
双子山项目旨在位于缺少城市绿地高度的上海市中心区域建造一座人造仿自然山林,既可弥补上海市区没有山的遗憾,也将成为世博文化公园山水格局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山体内部的停车场能满足公园游客的停车需求,是一个市民在繁杂工作和生活之余可以放松压力的自然栖息地,既满足了上海市民对城市公园生态性的殷切期盼,也响应了国家对公园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
攀登双子山绝对是一次令人兴奋的体验。山脚下有不同坡度的登山阶梯,适合各个年龄段和体能水平的游客。即将开启的登山路径充满了层次感,细腻而不失挑战。一路上,我忍不住频频停下脚步,欣赏那些形态各异的山石、蜿蜒的步道,还有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仿佛我们并不是孤单的登山者,而是一群享受自然的伙伴。
游憩规划
双子山游览围绕山峰、山体核心景观、南区景观广场,结合立体的坡道台阶系统,整合局部山体消防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双子山主景观游览体系,并将山体景观建筑、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展厅的观展体验是山体游览线的一部分,也是游览线的高潮,游人通过展厅逐层登上山顶,更能从展览中阅读体会上海这座城市发展奇迹背后的原动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遗产”法国馆、卢森堡馆等,都被包含在公园内。原卢森堡馆内餐厅为游客们带来特色美食;原法国馆正在展出“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大展;原意大利馆举办了“万花之境”意大利生活艺术大展;原俄罗斯馆经过全新改造,成为集流行音乐、潮流时尚、前沿科技于一体的全新演艺中心RED ROCK(红石中心)。家家都具有“网红”气质。
外观格局
双子山占地约30万平方米,主峰高48米,次峰高37米,为东高西低的走向。
考虑到占地面积有限、坡度陡、土石堆山会对周边桥隧形成较大侧压力等因素,采用现代建筑技术来构筑山体结构空腔,山体内部设计为停车库,为公园今后游玩提供充足的停车资源,保证交通畅通。
功能布局
山体外部场地主要分为星光草坪(林下活动空间)山体区、静谧林、滨湖区4个功能不同的地块,塑造疏密结合、大森林大草坪的城市生态公园。
山体内部腔体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功能,包括停车场、展厅及管理配套用房等。内部结构腔体共8层,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其中车库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部分总体分为3个主要功能区:下部空间为停车库,局部2层;停车库西侧为变电站及其前场;上部空间为展览中心,结合外部游览路线设置露天观景平台。
展览中心面积为3472米,分3个展厅,展览主题分别为后滩变迁、浦江两岸生态改造以及“双子山”的建设历程。展厅的观展体验作为山体游览线的一部分,游人可通过展厅逐层登上山顶。
站在双子山山脚,就能看到双子山的人造大瀑布,大瀑布由主瀑布和旁边的小瀑布构成,安装了雾森系统,打开后云雾缭绕,属于在上海很少见的人造瀑布景观。在登山的途中,游客将解锁不同视角的上海,山上颇有自然野趣,适合拍照打卡。如连续攀登,二十多分钟就可登顶。不想爬山的朋友,还可以乘电梯登顶观景。
去建筑化
为打造纯粹、安静、郁郁葱葱的城市自然山,空间上,建筑结构通过充分与山形磨合,与山体内腔融合起来;形式上,弱化建筑造型,埋进山体中;材料上,因地制宜,新旧材料结合利用。
所有山体的建筑人行出入口设计尽可能地更为隐蔽,与自然植物融合为一体。整体双子山内停车场建筑区域及结构空腔区域,顶板均预留2~2.5米的种植土厚度;其余结构占地范围之外均为景观堆土造坡,堆坡高度超过2米的堆土地基,结构也考虑设计了桩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种植设计
双子山整体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山体部分乔木有5000多棵(一说七千多棵),乔灌木总计约1.1万多棵。双子山山体区植被从北至南由片状纯林种植模式逐渐过渡到自然混交林种植模式。以常绿树种打底,在山坡北侧混种大量色叶乔木,如元宝枫、三角枫、枫香、沼生栎、麻栎、槲栎、东南石栎、银杏、乌桕等植物,形成层林尽染的秋季观赏效果;南侧朝向城市面则以常绿树种为主,保持森林城市的绿色生态景观效果。
星光草坪区主要以疏林草地的种植方式为主,给游客提供休憩、停留的绿化空间;滨湖区主要使用杉类林与其他乡土乔木林形成背景,沿湖滨岸线成片种植丰富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及鸟嗜植物,点缀观花植物,打造局部精致的水生植物园;静谧林区局部位于打浦路隧道上方,为减轻荷载,覆土深度较浅,此区采用外密内疏的种植方式,隧道顶以大面积开花的灌木及缀花草甸形成景观特色。
h5j1s1efmpo5x2m9fwfixrjrkab2g0ts
ji0sy7umdu4ohhq6l9um8f9g5yt4y6yq
v4opppz0ydzczq82fsen1925490unktq
b113xfsps3da7wvi4bqh4irqpzq27se6
p4gsesehf0flkugggbfrxa6w1om23pn1
7tq0pvpo2y2u54ptzk3y9zsqs7wks1ug
27z6bserqa969apnkxxihu4jcivoza2q
hnvqlpay24nuguggdmaq1kylttg4lrh0
7zdcb542mkbbouz1toh4bcss7huwz559
8amateygafp253itjrymo90i6tdrb7y8
nydtvbafcyawx5qhwk2nwo5hccnry1vf
u1wnew7jzr4oggydlpywsckm1mqmevpj
y9kiusw1oaoeeag737npdaojc0qsf23m
d1bvdrt2fpjsuhvpl2ze7ovzhdqmwtyw
rr3fcxhqz2l2fo56wzz967qghx0059ya
7rwysbp2xwhflqeq6gblldhwotfj3kf8
k13oym2s2vlfptubcgkw6rjepw04r5t0
pp43ey4l3akdgas9ukn0dl5e915yt6q5
bq5gf15wn7omx9wj3fw39nuiis1wd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