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顾正红纪念馆
青少年文旅宣推官
青少年联合公益活动管理委员会
青少年联合志愿服务总队
签到照
纸质荣誉证书
活动合影
活动流程:
1)志愿者准时志愿汇app签到,关注群信息。签到码问队长。
2)拍签到照,参考示范图
3)拍合影照,参考示范照
4)参观顾正红纪念馆。
5)志愿者把签到照,合影加其他活动照片发在朋友圈或视频号,添加:#文旅宣推官#青少年联合志愿者#五卅运动#顾正红纪念馆@志愿汇@青少年联合
志愿者把发布的截图和名字私发微信群主青少年联合,便于志愿服务时长后台确认。
6)志愿者进行线下讲解
7)准时签退和获得证书
注意:
1)活动期间不打游戏,注意仪表和安全
2)活动期间不离开活动区域,离开要被志愿汇APP强制签退
3)提前下载志愿汇APP。小程序只能报名,不能签到和签退。
1925年5月,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爆发的伟大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彪炳史册。顾正红纪念馆是缅怀顾正红烈士英雄事迹,加强对后人的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五卅运动”史、沪西革命史研究工作的重要革命纪念地。
202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顾正红纪念馆进行整体功能提升改造。历时半年后,纪念馆以崭新面貌面向社会重新开放。
顾正红纪念馆建筑外观采用独特的锈蚀耐候钢材质,塑造出一组错动的立方体组合,结合钢柱内退、四面悬挑的方式,创造出舞动的红色绸带,并成为场馆最具标识性的形象特征。
正红纪念馆全馆由纪念广场、馆内陈列、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三部分组成。纪念广场左侧建有1959年由上海油画雕塑院设计制作创作的顾正红塑像,右侧墙上镶嵌一幅纪念“五卅运动”的大型浮雕。馆后方原顾正红烈士牺牲地建有纪念碑,上面有1959年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题写的“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八个大字。
顾正红纪念馆内陈列主要分为五个展区。
第一展区“苦难岁月”,从“黑暗笼罩的旧中国”和“顾正红的苦难童年”两个角度讲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
第二展区“觉醒成长”,从“到沪西日商纱厂做工”“在沪西工友俱乐部成长”“在二月罢工中光荣入党”三个板块,讲述20世纪20年代沪西地区工人运动如何起步、发展,以及顾正红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过程。
第三展区“反帝怒潮”,从“顾正红之英勇捐躯”“潭子湾公祭起风雷”“‘五卅惨案’震惊中外”“总工会风暴中成立”“‘三罢斗争’势如破竹”“工运领袖刘华牺牲”等方面,讲述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引发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过程。
第四展区“烈火燎原”:从“‘五卅运动’席卷华夏大地”“世界声援中国‘五卅’怒潮”“‘五卅’后的大革命运动”,讲述“五卅运动”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这场运动中如何发展壮大。
第五展区“永恒怀念”,从“顾正红烈士纪念”“五卅运动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顾正红与‘五卅运动’的历史和文艺作品”,讲述党和人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建造了一系列纪念设施,让顾正红烈士和“五卅运动”永远牢记在人们心中。
改造提升后的顾正红纪念馆,以“红绸”为设计元素,将原建筑面积从194.32平方米增加至393.32平方米。通过增加屋顶花园、外围增加环形走廊、墙面设计《赤色沪西》浮雕等形式,梳理挖掘更多展示空间和活动空间,进一步增加与“五卅运动”相关的展陈内容,全景式反映“五卅运动”这一重大事件。
在空间内部展示方面,纪念馆在保证展览内容的真实性基础上,对部分展项进行了深度解析,融入了更多的互动性展示手段,例如互动装置、微缩模型、艺术化场景复原等,共同打造集历史文化与互动体验融为一体的展示空间。进一步擦亮普陀的“红色文化”品牌,传承弘扬普陀红色文化历史和革命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