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时长-素质小天使
“志愿时长”对中小学生评优、入团、升学、评奖学金等方面有帮助。
志愿服务时长是指你的志愿者资历和工作量。很多协会有用服务时数换服务的。做为志愿者工作认可和志愿者本身工作的价值体现,虽然说志愿者工作是无偿的,但是也需要记录志愿者做出的努力,进行一个量化的记录。
志愿者服务精神讲解
奉献。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
志愿者每年服务时长是20小时
根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规定,每年志愿者服务时长是20小时。
在这个规定当中,同时提到注册志愿者每年都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加一个或多个志愿服务,每年在多个志愿服务当中,累计时长不可小于20小时。
团中央是有文件规定的,所有共青团员每年至少二十小时志愿服务时长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已于2022年9月新学期开始实施了,新标准规定,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均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 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
志愿服务时长有什么用
1)如今志愿服务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孩子升学择校密切相关。
2)初高中需要完成至少20-40时长,教育部将志愿服务纳入了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占到劳动学分的2学分,部分学校是超过规定部分,会额外增加1-3学分。
3)大部分初中入团需要满20时长,在评选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红领巾奖章等,也都是重要决定因素。中考和高考,同等分数,也会根据此项择优录取。
4)幼、小学生也可以做志愿活动的,虽然目前幼、小学校没有特别要求,但是从现在累计时长,成为星级志愿者,丰富简历,为初高中打基础。
5)志愿时长的累计对一个人从入学到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也是孩子出国留学的加分项。
星级志愿者时长标准
1.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100小时的,可以评为“一星级志愿者”;
2.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300小时的,可以评为“二星级志愿者”;
3.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600小时的,可以评为“三星级志愿者”;
4.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1000小时的,可以评为“四星级志愿者”;
5.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1500小时的,可以评为“五星级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