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捐款和乐透一样好玩!美国募款平台 Omaze 结合公益与娱乐,捐 300 元台币即有机会见到好莱坞明星
让捐款和乐透一样好玩!美国募款平台 Omaze 结合公益与娱乐,捐 300 元台币即有机会见到好莱坞明星
想和投资大师巴菲特吃顿午餐吗?很抱歉,你得先准备至少两万美金,才有入场资格。不过,这间由两位年轻人创办的公益募款平台“Omaze”,把对一般人来说遥不可及的慈善拍卖会“化整为零”成乐透抽奖,让一般民众只要捐 10 美元,就有机会成为幸运赢家和明星面对面互动。
然而,Omaze 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是如何坚持到底,最后成为名人最爱、就算牺牲色相也心甘情愿为他们募款?
文:陈蔚铭
错失和偶像看球的机会,愤而用数位化为慈善事业带来破坏式创新
Omaze 的共同创办人 Matt Pohlson 和 Ryan Cummins 就读史丹佛时,参加了一场募款餐会的拍卖活动,出价最高的人可以和 NBA 传奇球星“魔术强森”一起看球并共进晚餐,而身为铁粉的两人当然也兴奋地跟着出价。可惜的是,竞标开始没多久就超出了学生能负担的价格,他们只好眼睁睁看着别人以 1 万 5 千美元得标。
开车回家的路上,Pohlson 和 Cummins 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在他们心中无价的奖品,竟然只募到了 1 万 5 千美金?第二,投入公益只能是有钱人的专利吗?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同时满足募到的钱很多、参加的人也多的目标呢?
从商业角度来看,实体拍卖要准备气派的场地、高水准的维安、众星云集的出场费等等,每一项都是高昂花费,一个不小心,举办活动的总支出搞不好比募到的款项还多。
因此,若能把慈善拍卖的实体活动搬上网路,改用乐透抽奖的方式决定赢家;比得不再是谁的口袋深,人人都有机会赢得梦幻体验。如此一来,不但降低参与的门槛,还省下大量成本,更能让非营利组织关注的议题扩散得更广,加深一般人对各种议题的关心。
(Omaze 的两位共同创办人 Matt Pohlson 和 Ryan Cummins。来源:Omaze)
于是,他们创办了线上募款平台“Omaze”,每位用户最低捐 10 美金(约 300 元台币)就能参加抽奖,赢家可以获得与各界名人近距离接触的独家体验,捐得越多、机会越多。Omaze 收取其中 20% 作为平台的营运费用、剩下的 80% 全数交给受赠的非营利组织。
这些巨大成果与惊人的影响力是如何达成的?让我们从 Omaze 最擅长的“行销”谈起。
行销不谈“理想”而是打造“梦想”,从数据挖出大众喜好
Pohlson 和 Cummins 参与慈善活动的经验丰富,他们协助过柯林顿基金会(The Clinton Foundation)的十周年纪念慈善音乐会、Intel 赞助的《女孩向前走(Girl Rising)》纪录片拍摄等等。过程中,他们深刻体认到:慈善募款光有远大目标还不够,如何将崇高的“理想”包装成人人能懂、乐于分享的“故事”,是成功宣传的关键因素。
而一个好故事该纳入哪些元素呢?以 Cummins 曾做过号召全球对抗气候变迁的《Live Earth》的经验为例:他关在剪接室里,从几百小时的影片素材中筛选出让人省思的“事实”,辅以专家转译成一般人容易理解的“解释”,再参杂让人发笑的“幽默”成分,最后是呼吁观众采取的“行动”。
除了内容,Omaze 也在乎数据。为了确保行销短片有效扩散,他们成立了“老虎小组”,专门追踪每项募资专案在社群媒体上的表现,并据此调整策略。
举例来说,之所以选择“共度情人节”作为英国演员 Idris Elba 专案的奖励,是因为老虎小组分析后发现,Elba脸书的追踪者中女性占了 80%。
老虎小组也观察到观众比较喜欢看到明星们亲民、搞笑的一面,而不是在萤幕前侃侃而谈受赠机构的理想。因此 Omaze 的短片多以幽默的恶作剧作为主打,让明星乔装上街和民众互动,藉此带来非常高的流量。
另外像是:影片长度最好保持“两分钟”、在画面中加入字卡辅助,以因应许多不方便开声音的使用情境等等,都是 Omaze 从数据中挖掘出的秘密武器。
Pohlson 认为“笑声总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观众笑了,钱进来了,非营利组织就放心了!
但话说回来,若少了这些大明星的光环加持,Omaze 将黯然失色。在一开始毫无成绩的初创时期,Omaze 是如何让明星点头加入呢?Pohlson 将一切归功于“坚持、持续改善,以及一点点的运气”。
起步跌跌撞撞还出大包,但勇敢和诚实让 Omaze 重获信任
2012 年,Omaze 推出第一个慈善乐透,赢家可以进入料理实境节目“Cupcakes Wars”的后台并担任客座评审。但结果很惨,Omaze 只为退伍军人协会(Team Rubicon)募到了 700 多美金。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尝试下一个可能。
隔年,热门影集“绝命毒师”新一季即将开拍,Pohlson 和 Cummins 想趁着追剧热潮一举打响知名度。于是他们邀请主角 Bryan Cranston 加入,却碰了个软钉子。由于 Omaze 根本还没做出成绩,Cranston 犹豫着该不该相信他们。
但两位共同创办人不死心,知道 Cranston 会参加一场慈善扑克比赛后也跟着报名,他们不断向 Cranston 打包票,会尽一切努力确保募款成功。最终,Cranston 还是被这股缠劲打动了,也因着他的高人气,专案有了惊人成绩,36 小时内就涌进上百万美金捐款!
这对当时团队只有 4 人、系统只能半自动处理投注的 Omaze 来说,是惊喜也是惊吓。一阵忙乱过后,总算顺利抽出了幸运赢家。开心之余,他们赫然发现:系统里有几千笔投注竟没被登录!
当下,他们大可当作没这回事,不说大概也没人知道。但他们仍然决定诚实以对,旋即发表如下声明:“这次我们没预料到反应如此热烈,在流程还没完备的情形下出了些差错,导致有些朋友错失了机会。这些人的机会将被保留到接下来的其他专案作为补偿。同时,我们也保证绝不再犯相同的错。”
危机处理得当反而成为转机,Omaze 证明自己值得信任。许多名人和慈善机构欣赏他们诚实的勇气,陆续主动找上门来,洽谈合作。
Pohlson 回忆起这场教训:“无论你在事业上或是个人生活,不小心做错事让别人对你失望。只要真诚面对,承诺下一次会做得更好,通常人们都能理解。”
(Omaze 的行动获得许多名人支持参与。来源:Omaze)
消费行为从实体转移到线上的趋势,迫使非营利组织必须从头走过陡峭的学习曲线,摸索怎么把自家的募款管道搬上网路。Omaze 的商业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个烦恼,在非营利组织的数位化过程帮了很大的忙,为他们减轻负担,得以专心经营自己原本擅长的工作Omaze 的乐透模式募得的金额比拍卖形式平均多出 20 倍。而 Omaze 的最终目标,是每年为非营利组织募到 10 亿美金。
虽然离目标还有段距离,仍期待 Omaze 能持续成长,让好事不断发生!
全文转载自创新拿铁,原文标题:把说教,变成娱乐。悲情,变成搞笑。这两位年轻人用这3个技巧,打造了名人最爱的公益募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