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认证的新屋米香——桃园农民二代创立“陆谷人家”品牌,多元管道拓展台湾稻米通路

2019-07-31

生命力新闻/徐浩一、汤义濂

由于消费者饮食习惯改变,导致台湾普遍稻米销量减少,许多农家被迫转型。但桃园农民苏柏嘉并没有放弃,反而成立品牌“陆谷人家”,主打新品种稻米桃园三号;此外,为了发展穆斯林市场,更是取得清真认证,使自己稻米能够合乎清真认证标准,同时也积极参加国内外食品展,期许自家稻米能够得到更好的销路。

因为环境所逼迫 传统稻田不得不转型

位于桃园市新屋区的陆谷人家,是由苏柏嘉一家人与当地农民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共同打拼出来的结果,然而最一开始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起初是由苏柏嘉的父亲苏顺基在新屋经营碾米厂,除了碾米厂之外,苏顺基也亲自下田耕种,苏柏嘉便跟着父亲一起进入农业生产的领域。

苏顺基在经营碾米厂期间选择与当地农民合作,久而久之便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建立产销履历,并与当地农民一同组成“新屋区稻米产销班第八班”,逐渐发展成在桃园地区规模最大的稻米产销班,之后更是成立“陆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稻米事业,苏柏嘉现在就是担任陆谷实业的业务经理。


(苏柏嘉随着父亲苏顺基一起进入农业生产事业。 摄影:汤义濂


然而面对时代的变迁,台湾有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生存危机,陆谷也是如此。

自从 2002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台湾开始开放国外稻米进口,一年从国外进口的稻米量将近 4 万 4 千公吨,国外的稻米又因成本关系与国内稻米相比下来便宜许多,因此有许多消费者会基于价格因素,而去选择国外进口稻米,导致台湾本土米销量减少,农民损失惨重。

再加上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改变,以往也许一天要吃上好几碗的白米饭,现在面粉类、速食类食物增加,消费者的生活型态从之前餐餐在家煮,转变成现在餐餐外食,种种因素无形之中都降低了消费者对于台湾传统稻米的依赖。

在这样种种社会变迁下,苏柏嘉与产销班农民开始思考应变之道,若要与国外进口稻米比价格,是不可能赢的;若要使消费者只吃稻米而不吃其他主食,那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只有加强自家稻米的竞争力,才能让自家稻米生存下去。

传统稻米生产的市场定位以高产量为主,并不会太重视稻米口感、香气等,但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高产量的市场定位转变成口感佳、香气足的精致稻米,产销班也从原本种植的台梗四号、台农七十一号,改种植较受市场欢迎的桃园三号。

苏柏嘉表示,桃园三号的白米本身带有芋头香味,色泽也较晶莹剔透,米粒形状也较大颗。

桃园三号是桃园农业改良场培育 10 多年才成功的新品种,是台梗四号与台梗二号杂交出来的成果,生产期较短,约 100 天到 110 天即可收成,属于高技术门槛的高价值稻米。

于是,产销班向农改场申请技术转移,尽管有了农改场的技术指导,产销班农民还是花了几年的时间尝试种植。尝试期间收成十分不佳、种植成本也非常高,但最终还是在经验的累积之下,成功将桃园三号种植出来。

尝试过程中,产销班发现肥料的氮素多寡是种植桃园三号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是氮素过高,会使稻米的芋头香气减少,香味也不耐存放,也使稻米容易桔梗过多,重量变重,风一吹就轻易倒下,因此合理化施肥便是产销班农民所要做的,不仅可以减少无谓的肥料浪费,更可以保存白米的芋香。

陆谷人家的主打商品:新屋芋香米

有了逐渐稳定的产量之后,紧接着就是要发展产品的通路,将自家的稻米行销出去。

“一直在想如何行销稻米,所以才会创立这个品牌。”苏柏嘉表示,自己开始思考该如何行销桃园三号,因此才会将其注册为“新屋芋香米”,并且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光、符合现代都市人稻米越吃越少的生活型态,决定将米以精致的小礼盒作包装,不仅包装精美,白米品质也十分优良。

以最为热销的“喜米”为例,喜米就是运用包装手法而成功行销的一个优良案例,其实就是把结婚时所送喜饼中的大饼改成白米,放在礼盒中销售,既可避免也许少数人不喜欢吃喜饼的窘境,更具备实用性与浓浓的喜气,因此喜米的销售量一直都有稳定在成长。

后来,产销班更是成立“陆谷人家”品牌,以陆谷人家来行销新屋芋香米,不断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白米商品,如喜米、新屋芋香糙米、芋香米粒冰淇淋等,且每项农产品都有申请相关产销履历验证,使消费者可以轻易了解该农产品生产历程等资讯。


(以全新包装所呈现的新屋芋香米。摄影:徐浩一


得到清真认证 多方面拓展市场

有了优良的产品和品牌后,下一步就是要拓展自己的销售管道。这也是苏柏嘉最担心的一点,就算有再好的产品,没有销路一样没办法将产品卖出去。

除了在国内贩售,苏柏嘉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内外的食品展,透过外贸协会与国外当地厂商洽谈,其中最特别的是:为了打开穆斯林族群市场,苏柏嘉更让自己的商品得到“清真认证”。

清真认证,也叫做伊斯兰认证或伊斯兰清真认证,是指所有生产食品的原料、过程都必须合乎在清真认证的规范下,在台湾则是由财团法人台湾清真产业品质保证协会负责管理,“就是不要跟任何猪扯上关系,”苏柏嘉说:“连皮毛、鬃毛刷等在生产过程中都不行。”

苏柏嘉表示,其实要合乎清真认证不难,协会会派人到现场来看东西来源、原料产地、生产过程等,是否有符合作业标准,有点类似 ISO 食品安全卫生认证的机制,自家的所有农产品都算在认证内,多一个认证就可以多一个销售管道。

然而,苏柏嘉也坦言,自己的产品是还处于与国外市场磨合的阶段,期待自家农产品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继续得到亮眼成绩,更要努力拓展国外的市场,迎合不同的市场需求,为台湾农业找出路。

未来的转型之路? 仍是困难重重

除了成本过高、销路不够这两个问题之外,消费者无法接受新产品也是苏柏嘉要去面对的难题。

传统商品要能成功跳脱传统,也要看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苏柏嘉说,公司有推出一个叫做“米金”的创意新产品,以米金代替拜拜用的金纸,把米的包装印成图案变成金纸,本来的立意是因为米金既不用火烧又还可以做环保,但是就是老一辈的消费者不太能接受这样前卫的观点,因此销量一直都不是很好。


(米金因为设计前卫,难以得到消费者喜爱。摄影:徐浩一


另外,当国内消费者提到台湾的好米时,往往脑中浮现的就是花东米。苏柏嘉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未来消费者在想到稻米时,能不再只有想到花东米,而是让大家都知道北部米也是不会输给东部米的。

采访侧记

其实在采访前,脑海中早已建构出一个传统农家的模样。然而实际到访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映入眼帘的是几片荒芜且水汪汪的农田,与几座硕大的厂房和农仓,最后自己才发现原来是季节不对,根本还没到稻米种植期;而受访者也不是像我设想的是一位农夫,反而是一位在办公室里的企业家。又由于是第一次采访,心中非常紧张,实在是难以从容面对,好在受访者十分和善,分享许多事情给我们,才稍微舒缓自己当时繁乱的情绪。

全文转载自生命力新闻,原文标题:陆谷人家 清真认证的新屋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