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签:玉烛调和天地泰 金瓯巩固帝图昌
2025-04-24
这副对联以典雅的文字表达了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的吉祥寓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析:
上联:玉烛调和天地泰
意象解析
"玉烛":典出《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喻指四季气候调和如美玉温润,烛光普照。
"调和":既指自然节律的和谐,也暗喻政通人和的社会治理。
"天地泰":直接呼应《易经》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象征宇宙秩序井然。
深层寓意
通过自然气象的和谐,隐喻国家治理得当(如《贞观政要》"调和玉烛,克享天心"),体现"天人感应"的传统政治哲学,暗示太平盛世的气象。
下联:金瓯巩固帝图昌
意象拆解
"金瓯":典出《梁书·侯景传》"我国家犹若金瓯",以黄金酒器喻指完整无缺的疆土。
"帝图":既指帝王版图,也包含"河图洛书"的神圣统治合法性象征。
"昌"字:源自《诗经》"东方昌矣",蕴含生生不息的繁荣气象。
政治象征
"巩固"与"昌"形成因果关系,强调政权稳固(如《明史》"金瓯无缺"的典故)是繁荣发展的基础,体现传统治国思想中"守成"与"开拓"的辩证关系。
整体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玉烛"对"金瓯"(珍宝意象),"调和"对"巩固"(动词结构),"天地"对"帝图"(空间对权力)。
双关运用:"泰"既指卦象又指安定,"昌"既形容兴盛又暗含周文王"昌"的典故。
色彩美学:金玉并举形成富贵祥和的视觉联想,符合宫廷楹联的审美传统。
历史语境
这类对联常见于清代宫廷(如故宫乾清宫区域),反映"敬天法祖"的统治思想。现代运用时,可引申为对国家稳定发展的祝福,或对企业基业长青的期许,其核心价值在于强调"和谐"与"稳固"的辩证关系。
在理解时可注意:看似吉祥话的背后,实则蕴含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治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