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我把教具变立体了!这款教科书让视障者学习“摸”得到

2019-08-04

生命力新闻/记者陈雅婷、蔡雯如

“我们学生人数不是很多,但还是尽力的去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材。”视障者教材教具研制中心制作出适合视障者的无障碍触摸图,例如在欧洲地图中,运用瓦愣板呈现保加利亚、软木板呈现独立国协,水彩纸则用来呈现罗马尼亚,视障者便能透过不同的材质,“摸”懂地图。

创立研制中心 解决视障者学习问题

教科书从前由国立编译馆提供部编本,1999 年,台湾确立“一纲多本”法条后,教科书开放委由各出版社编制审订本,也因此,教科书版本多元化,点字教科书的量跟着变大,台北市视障者家长协会因而看见契机,于 2001 年成立“视障者教材教具研制中心”。

初成立时,研制中心向台北市劳工局申请职业训练方案,训练视障者学习使用盲用电脑,以及习得点字的规则。由于制作教科书,需要精准的标示出点字,故将点字的规则学得通彻是必要的。学成之后,再申请职训局的多元就业方案,进用一些视障朋友,以及一些中高龄、二度就业的妈妈们,视障朋友负责点字,妈妈们则担任制图加工的工作,来专门制作视障者点字的书籍。目前研制中心内成员共 9 位,其中视障同仁两位,中高龄妈妈两位。

点字融合图册 教材更加完备

一开始研制中心与其他单位相同,使用热应纸制作,但后来发现热应纸成本很高,摸过手会变黑,而且是有毒物质,研制中心便换掉这样的制作方式,改用 Tiger 点字图形印表机印制使用,此种印表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列印点字图形的机器。

“除了点字之外,我觉得还有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 ——读的问题。”协会总干事王晴纹认为,除了点字以外,要让视障者能明白课本上的图像是很重要的。比如地理科的地图,由于视障者无法看到,他们便无法得知上面的内容,研制中心便思考如何使视障者理解地图,于是设法运用不同的材质在地图上加工,用可以摸得出来的方式加以制作。


(王晴纹展示与故宫合作的无障碍图册,说明图上的设计巧思。来源:来源:陈雅婷


研制中心在设计教科书上的图片时,会与其他领域的专家配合,如地理地图便会请地理老师,看这张地图需要做哪些简化,让做出来的成品不会那么复杂。而中心内部的同仁,有些是家长,有些则长期与特教人员接触,所以他们知道视障孩子的需求,经验丰富且很资深,能在拿到图的时候晓得如何设计底图,以及哪些部分要用什么材质,将基本设计好的交给电脑绘图人员绘制。

例如在设计地图上的地形图时,研制中心的主任会先做粗步设计,将较为复杂的区块简化,并在设计稿上标明何处要用尼龙绳、麻绳,之后再拿设计稿给电绘人员绘制简化过的地形图。

底图绘制完成并印出来后,先印国字,再印点字。王晴纹说明,由于现在很多视障生都与一般生一同上课,若是只印点字,老师根本无法辨别,所以为了达到“双视”目的,除了点字以外还会印制国字。

中心里的妈妈们在印好的图上面黏贴不同的材质,最终将成品拿给中心的视障同仁触摸,试试看图像是否能辨别,或是点字部分是否正确,再进行修改或复制。如研制中心制作的人体消化系统图,小肠的位置会以棉绳标示,大肠的部分则用尼龙绳代表,配合一旁贴着的材质区域导览,视障者就能摸出两者的差异,进而辨认。

在研制中心工作已 13 年的苏纯仪是一名视障者,“不要对自己有一些受限,不管什么样的工作,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她表示,原来就以点字作为主要学习工具,来到研制中心后,需要再把点译规则学习得更深入,才能将破音字的点字标示出来。

突破瓶颈 发展新技术

后来,除了制作教科书之外,研制中心开始制作台湾的地理图册,将县市、公路、山川等等呈现在图上。做完之后,再着手进行中国大陆、世界的图册,甚至做了触摸的、立体的地球仪。

如世界图册的欧洲区域,研制中心会以不同纸材黏制国家位置,如在独立国上协黏贴软木板,罗马尼亚运用水彩纸,保加利亚则是使用瓦愣纸呈现。


(视障者教材教具研制中心制作的世界图册,以不同材质标示地区。来源:陈雅婷


发展一段时间,研制中心有了瓶颈。从制作面向来说,手工的教材、教具,或是图册,很符合视障者个别化的需求,因为做得精细且呈现不同材质,但是其缺点是,规格没有统一,而且手工黏制的较不能持久。

因应此困局,研制中心在近年引进简称为 2.5D 的新机具,它介于 2D 平面与 3D 立体之间,用紫外线光固化油墨的一种新型喷绘工艺 —— UV 喷射,进行堆叠,做出触摸的图形。这个机具不仅可以做点字、上颜色,而且材质更加稳固,因为是热凝的,所以不怕在阳光下曝晒。

积极推动公共无障碍设施

视障者教材教具研制中心原本以教科书为主要的业务来源,但由于少子化,导致学生仅剩下 1/3,甚至更少,所以为了营运下去,势必要再开拓其他的市场。

王晴纹表示,“这些年来,危机就是转机,或许在教育上面临的需求减少,但事实上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块需要我们去推动。”因为有这样的转机,使得研制中心推动大型的无障碍设施,更把无障碍的概念推广出去。

研制中心与许多单位合作,制作出展场空间的环境触摸式平面图、导览动线图等,如故宫的无障碍图册,可以让来到故宫的视障者借阅,便能在边参观的时候边翻阅。王晴纹开心地分享:“故宫的人跟我们说,曾有位日本的视障者告诉他,他到过很多国家,摸过做得最好的,就是这一套。”

故宫的无障碍图册是用研制中心的 2.5D 机器制作出来的,会将图作简化,再以不同触感的点状制成,如图册里面的翠玉白菜,用斜线又或是以三角的突起状勾勒出蝗虫、螽斯的形状。

研制中心努力推行通用设计的概念,希望不管是视障者或是一般人,都能够使用无障碍设施,让公共环境变得更友善。

采访侧记

这次到视障者教材教具研制中心采访,总干事与研制中心其他的同仁都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不仅热心回答疑问,也将他们引以为傲的点字教材、无障碍展览图等,研发出来的项目展示给我们看,从这些产品设计的细致度,和完成的精致度,就可以真切感受到研制中心为视障者着想的心。

全文转载自生命力新闻,原文标题:辅具教材 让视障者摸懂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