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孩在台创办“寺日工作室”,带领退休妇女延续牛仔布生命

2019-08-03

张凯琳为了延续旧衣生命和帮助在地妇女二度就业,在桃园创办了寺日工作室。张凯琳用回收的牛仔裤,重新设计打造,把时间反转,重新赋予旧衣们新生命,制作成钱包、手提包、外套等。

生命力新闻/吴源南、利雪诗

起初理念 从零到有

张凯琳来自香港,结婚后便移民到台湾。张凯琳之前在香港从事儿童服装设计师,因为每年平均要画出 4、5 百件款样式的设计,所以很熟悉设计制作衣服。张凯琳在台湾参观了桃园附近的公益团体,里面有个回收衣服的仓库,看到里面还是有很多新颖的衣服,因为每季流行的衣服款式不同而导致衣服生产过剩,堆积严重。

到台湾后,张凯琳想接着以服装设计这个专业去改变这个状况,因此她决定要创业,在桃园成立一个以延续“牛仔”生命,用牛仔布重新制作衣物、手袋等的工作室 — — 寺日工作室。“寺日”的意思是回到过去,有翻转时间之意。

张凯琳表示事业从零开始,参照对象寥寥无几,尽管之前有工作的经验,可是对于创业的能力所需是完全不够的。凭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在旧衣改造的路上创出了一番事业。实际做回收的工作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开始,距离现在其实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张凯琳在 2018 年 9 月正式登记工作室,现在已站稳自己的脚步,事业也渐扩大规模。

张凯琳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室的选址,她告诉我们工作室的旧址是传统的闽南农村建筑,当时农民生活拮据,没有太多的预算买红砖起房子,只好用泥砖代替。对此她认为这种房子非常符合她工作室的理念,同时把旧的东西在改装后重新使用,融入当地人情风貌。工作室里所包含张凯琳的办公室、处理牛仔裤的庇护工厂、布料仓库等,把生产线集于一地,到现在工厂里有两名正职,三名兼职,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寺日工作室内。来源:利雪诗


为妇女带来就业机会

张凯琳受到婆婆的启发,婆婆退休后,每天就在家看电视,日子无趣平淡,可是婆婆还是很想补贴家用,就把婆婆作为第一个测试对象,从她完全不会缝制技巧,教到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小的零钱包,这让婆婆获得成就感,也成为了婆婆的兴趣。这让张凯琳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也萌生了帮助在地妇女二度就业的想法。

张凯琳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从成立工作室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不仅站稳了脚步,还帮助到在地失业的妇女就业。在寺日庇护工厂里有为她们提供职位,传授缝制的技术给她们,让她们在退休后有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顺便可以补贴家计,工作室有提供场地给孩子做功课学习,让工作的妈妈们不用担心孩子。


(张凯琳重新赋予旧衣们生命,制作成钱包、手提包、外套等。来源:利雪诗


回收处理工序 为未来打好基础

张凯琳工作室所用到的牛仔布料,其中有 6 千条来自 Timberland 捐赠,在里面有认识的朋友,向他们提案后觉得可行,便决定一起合作,还有在地民众所捐赠,这也是目前工作室旧衣的来源。

工作室收的牛仔裤不一定是干净或是完好无损的,都会经过清洗、拆解、整理、设计的工序,再做成自创的牛仔品牌服饰。由于每条牛仔裤的版型、材质、颜色都有差别,这会让回收的成本有所提高,同时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为了把成本降低,张凯琳之后会先试着把牛仔裤有系统化的分类,再做裁剪、拼合等工作,把时间缩短,通过小量生产把产品推向市场。


(寺日工作室的运作流程。来源:生命力新闻


张凯琳透露之后会拓展客制化的形式,客人提供衣物材料,不再局限于牛仔布料,使旧衣可更多元化的延续生命,为客人设计打造专属的新产品。

张凯琳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投入旧衣改造,在退休后的生活有新的兴趣和目标。

全文转载自生命力新闻,原文标题:把“时”间反转 为旧衣带来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