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民为本
平语近人-文旅宣推官
青少年系列课程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2016年的1月18号,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的。)
(治国有常民为本-宣讲板)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明白、非常简单的,很容易懂。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利民呢,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说,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史记》和《战国策》,在谈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时候,就用到了这句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我们知道,赵国其实是在华夏诸国当中比较靠北边的,靠北边就意味着它是和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游牧民族是骑马的,所以他们的军队行动起来机动性是非常强的、非常灵活。所以赵国在跟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时候,就常常吃亏。在屡战屡败之后呢,赵武灵王就决定要引进骑射技术,要建设自己国家的骑兵队伍。
我们今天说要引进骑射技术,就是他的士兵要学会骑马。我们今天说起来好像觉得,这好像很简单吧?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引进。
它要改变这个骑兵的整个服饰系统都要改变。这对于华夏民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挑战、巨大的心理挑战。
但是赵武灵王想了又想,还是下定决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既然胡服骑射是一件可以保护赵国人民生产生活的事情,它是一件利民的事情,那么排除万难也要搞下去。由此带动了整个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才轰轰烈烈地开展,赵国的国力才达到了最强盛。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青少年与利民
一)青少年与利民精神的结合:
1)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利民”精神,即关注人民利益、服务人民的精神,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2)青少年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来体现“利民”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二)青少年在利民行动中的角色:
1)青少年在“利民”行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例如,参与环保活动、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等。
2)同时,青少年还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播“利民”精神,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他们的参与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青少年与“利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青少年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利民”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利民”精神也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和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培养青少年的“利民”精神,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和积极力量。
资料来源:CCTV,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