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非洲的线上课程完全免费 还“付钱”让学生上课—录取率比哈佛还低
编译:赖菘伟
在肯亚的首都奈洛比,大部分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没有工作,亦无法负担大学的学费,因此无法取得更好的工作。当教育先驱Jeremy Johnson在肯亚首都,以“教育的未来”为题演讲时曾被问到:“如果大家都付不起学费,要如何才能扩大高等教育?”
当时Johnson任职于一家名为“2U”的新创公司,是一个与大学合作提供线上学位的平台。那次演讲结束后,Jeremy Johnson无法停止地思考在非洲提供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他突然灵光一现:“假如不像传统教育系统一样收取学费,而是反过来付钱让人来学习呢?”这个想法最终让他辞去原本工作,展开新的事业。
Johnson因此创立了Andela这家公司,将教育与市场上的人才缺口(软体开发)互相连结,让学生透过工作来赚取供自身学习的资金。
“特别是在数位经济时代,有些技能本来就相当有价值,但人才缺口却非常大。在美国,平均现在每一个软体开发者,就有四个工作机会,而且现在约有一万四千个资讯产业的职缺尚未找到合适者”Johnson补充。
(图片来源)
这个新的课程计划,就利用了上述市场对软体人才的需求来资助学生的学费。学生花六个月参加线上的程式设计培训,然后使用这些新技能为海外的客户工作。跟典型的程式开发者比起来,美国的公司只需付给Andela大约一半的金额,但这已足够让Andela给予学生中等的薪水,并资助更多新学生。在四年的课程中,Andela平均在每个学生身上投资了将近30万台币,让他们不但接受更多的教育,同时又能获取职场上的实战经验。
Johnson分享创业的心得时说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悟,就是我们了解到雇主最想雇用的是有产业经验的学生,因此学生必须兼顾学术及实习的经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就是复制这个模式,为软体开发者创造出现代化的组织。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教育系统,利用学生的工作成果来自给自足,从某方面来看,这很像是中古世纪的学徒制模式。”。
(图片来源)
去年夏天尝试运作此模式后,Andela公司在去年秋天正式启动,很快地就收到非常多申请,造成此项计划的录取率甚至低于哈佛大学!半年内,此计划已成为全非洲最难进入的科技训练课程。在线上能力测验中的顶尖申请者会被邀请参与面试,在一万两千位申请者中,只会挑选出六十位成为第一届的学生。
Andela公司发迹于奈及利亚的拉哥斯,是一个高达90%年轻人未充分就业的大都市。计划将扩展到肯亚、迦纳和南非等国,十年内可望训练出十万名软体开发者。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扩展到几乎任何地方。然而,对于并无兴趣成为约聘软体工程师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传统教育或其他技职教育的领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