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的衣着革命:从生产端落实永续,打造对地球和劳工都友善的手工衣

2019-08-03

生命力新闻/记者洪鼎翔、叶向媛

在普遍力求低生产成本的成衣市场中,业主常常忽视衣物原料与环境的关联,以及生产劳动者的工作权益。在台北,有两位年轻人成立“茧裹子”服饰,在倡导公平贸易之余,坚持纯手工制衣,重视衣物原料与产地的关系,并在生产过程落实减碳,为环保尽一份心。

一位美国建筑师的启发 环保种子开始萌芽

“茧裹子”品牌的创办人 — — Liz、Vinka 大学时都就读建筑系,毕业后在上海从事建筑相关工作时,受到当时的美籍老板相当深远的影响。Vinka 表示,老板对于环保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仅白天办公室很少开灯,也鼓励员工们多爬楼梯、不搭电梯。此外,他对绿建筑也有独特的见解,例如:不该透过设备来解决耗能,而是要从根本做起。建材多用木材、砖瓦,少用钢筋水泥,不盖超过两层楼的房子,以及屋内不装空调等。

这些理念,在当时的 Liz 与 Vinka 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谈到公平贸易与永续发展的关系,Vinka 的眼神充满坚定。来源:叶向媛


2007 年,Liz 与 Vinka 参加于上海举办的 Eco Design Fair,这是由一位加拿大籍环保建筑设计师发起的活动,召集 25 个环保团体和组织,并展出环保创意产品。在展览中接触了环保设计与公平贸易后,两人便决定回台创业实践环保。不过他们的创业志向并不在建筑,Vinka 说:“台湾因为地小,对于房屋的需求度高,自然很难透过建筑去做环保。”由于 Liz 在大学毕业后,曾到澳洲学习服装设计两年,对于成衣业已经有一些了解,2010 年,专卖手工艺品与服饰的茧裹子在台中诞生了。

因缘际会接触公平贸易 确立茧裹子的方向

“其实第一年相当辛苦。”Vinka说。当时不仅资金不足,当地消费者对于环保设计产品的接受度也不高。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两人看准台北的消费力,以及北部消费族群的环保意识,便于 2011 年将茧裹子的本部移到台北。

在创业初期,Liz 和 Vinka 除了做衣服外,也会设计手工艺品,由于当时引入的线材源自公平贸易,也促使他们真正认识公平贸易,进而打算将环保的理念与此结合。然而,台湾的消费者对于公平贸易与环保手作还不太了解,所以市场接受度并不高。

“一般合作厂商也大都要求一定程度的订单量才愿意合作,但当时的市场需求量很难符合厂商的生产要求。”Vinka 说。两人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厂商合作。经历无数次的沟通后,2013 年,茧裹子才正式发表第一套结合环保以及公平贸易设计的衣物。并于 2014 年,正式成为 WFTO(世界公平贸易组织)的成员。

公平贸易的产品真的比较贵吗?

“早期会接触公平贸易,是从它们的材料开始。”Vinka 说。公平贸易的材料多半是天然、回收材料,甚至是有认证的有机材料,例如黄麻、有机棉,或是动植物的纤维。茧裹子产品的原料大都来自东南亚国家,并依照产地属性,做出对环境破坏最小的选择。


(秉持公平贸易精神制造的产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种保障。来源:叶向媛


例如孟加拉的黄麻、印度的棉花、寮国的丝,以及尼泊尔的羊毛、荨麻。尽量选择各产地的原生材料,以减少材料在运输过程的耗能与排碳。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也要了解产地原料的特性。Vinka 说,在尼泊尔的山区,居民会用荨麻编织成渔网,这就是一个相当坚韧的素材,所以用尼泊尔荨麻制作出来的产品会相当耐用。

“让每一项产品都有自己的故事。”

Vinka 说,真正了解原料产地的风土民情和文化,也是茧裹子产品设计的一个环节。此外,在产地手工制造与公平贸易的结合之下,不仅提供在地人就业机会、收入保障,与一般成衣工厂相比,也减少许多机器带来的污染。

“确实,公平贸易产品的订价较高。”Vinka 表示,主要是来自于人力和环境成本的差别。许多国际服饰品牌为求低价,以低工资在第三世界国家雇用大量人力。另外,许多对环境破坏较大的化学、人工纤维,也因为低价而受到大多服饰品牌的青睐。然而,这些在背后消耗的成本,是许多消费者看不见的。

由内而外 全面的环保精神

2017 年,茧裹子开始监控各门市的能源使用状况。Vinka 说,像是每一次倒垃圾的重量、每个月的电费和用电量都会记录下来。倘若各门市下一期的电费低于上一期,就能获得“节能奖金”回馈到员工身上。

Emma 是茧裹子团队的行政管理,负责处理货品物流,她说,茧裹子的货品运送以海运为主,因为海运相较空运排炭量较低。除了尼泊尔这种内陆国家会以空运运送之外,大部分还是海运的方式最适合。

茧裹子团队的助理李品儒表示,公平贸易的有机棉,不洒农药,除了减少棉农的健康威胁之外,也能让消费者穿得健康,也能维持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另外,公平贸易的动物皮,只会从自然死去的鹿、牛身上取得,相较于许多皮草养殖场,这样的做法人道许多。


(使用来自肯亚的废弃拖鞋底制成的狮子、河马造型艺术品,为废弃物赋予新生命。来源:叶向媛


从消费行为改变世界

“我们鼓励消费者不用塑胶袋,纸袋也最好不要用。”Vinka 表示,很多人还是习惯买东西一定要购物袋,除了购物袋外,最好是连包装纸都不用,才能达到最佳减碳效果。而这些省去的包装成本,则转换成现金回馈,也成功改变了顾客们的消费模式。就算是去其他店消费,也会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过去人们比较重视从食品出发的有机生活,而我们创造出了新的族群。”Vinka 说,一般的节能减碳、减塑其实都是相当容易的,真正要落实环境保护,得从整个产业的生产链源头往下检视。

尽管自家产品的产制成本较高,利润也较少,但这样的作法,除了改变国外偏乡妇女们的生活,也透过她们手工制作的产品,连带影响国内消费者们的消费习惯,茧裹子团队相信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日本的公平贸易已发展相当成熟。”Vinka 说,目前茧裹子在台湾的 9 家门市都营运的不错,市场已经差不多饱和,之后打算前往日本、中国拓展亚洲市场。此外,两人未来更打算前进西方社会,在澳洲以及纽西兰设点。

采访侧记

环境成本是我们在这次访谈过程中得到最大的领悟,大多数人在买东西时,都很在意价格是否物超所值,却忘了背后的产制过程是否对环境带来破坏。茧裹子的店内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每一件手工艺品、 衣物都很独特,且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未来在购买衣物的时候我们也会想更留意产地的背景故事。

全文转载自生命力新闻,原文标题:创新包裹自然 茧裹子的衣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