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茶艺-国风国潮宣推官
青少年联合公益活动管理委员会
1)成为青少年联合志愿者
2)获得志愿服务时长二小时
3)获得纸质证书。
联系人:徐老师(微信号13552401798)
志愿汇活动知识点手牌(选一)
六大茶叶文化知识
(老师讲解词)
茶艺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艺: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圣:
品茶要求:水的选择
(1)强调择水先择“源”:泉从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圆”,都认为,宜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紧切。
(2)强调水品在“活”:如北宋苏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大瓢贮朋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铛”。
(3)强调水味要“甘”:如宋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
(4)强调水质需“清”:“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5)强调水品应“轻”。
品茶要求:器皿选择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
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
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这是因为饮茶器具,
不仅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具有实用性,
而且饮茶器具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
同时,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还具有欣赏价值,富含艺术性。
品茶要求:舒适环境
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
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
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沏茶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品茶阐述
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具体包括:
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 ,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容易烫手,且不恭敬。正确做法是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 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即清洗,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
品茶综述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十大喝茶礼仪
1,茶三酒四秃桃二
2,头冲脚惜,二冲茶叶
3,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4,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5,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6,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7,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8,新客换茶
9,无茶色
10,暗下逐客令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清茶(乌龙茶)和白茶。
《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则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来表述:
理
“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
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
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
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
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
“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
还是如今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
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
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
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
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
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
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
“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
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
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
‘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
‘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
融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
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
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
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
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
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
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美律、健康、养性、明伦”,
“茶道四义”
美
“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
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
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
要求见诸仪容气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
诸如品茶的环境,品茶的器具,都必须美观,
而且要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
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
否则茶功败矣,遑信茶德。”
健
“‘健康’一项,是治茶的大本。茶叶必精选,
劣茶不宜用,变质不可饮;不洁的水不可用,
水温要讲究,冲和注均须把握时间。治茶当事人,
本身必健康,轻如风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
权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劳。茶为健康饮料,
其有益于人身健康是毫无疑问的。推广饮茶,
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
家家健康,一国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茶,
就有‘修、齐、治、平’的同等奥义。”
性
“‘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
却因为人类受生活环境所污染,于是性天积垢
与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树生于灵山,
得雨露日月光华的灌养,清和之气代代相传,
誉为尘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须顺茶性,从清趣中
培养灵尖,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发挥茶功,
葆命延所,持之有恒,可以参悟禅理,得天地
清和之气为已用,释氏所称彼岸,可求于明窗净几之一壶中。”
伦
“‘明伦’是儒家至宝,系中国五千年文化于不坠。
茶之功用,是敦睦关系的津梁:古有贡茶以事君,
君有赐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汤以事父母;
夫唱妇随,时为伉俪饮;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
朋友往来,以茶联欢。今举茶为饮,合乎五伦十义
(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谊、
君敬、臣忠),则茶有全天下义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品茶“十三宜”
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
品茶“七禁忌”
一不如法,烹点不得法;
二恶具,茶具不清洁;
三主客不韵,主人,客人举止粗俗;
四冠裳苛礼,过于拘束礼仪;
五荤肴杂陈,茶贵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
六忙,没有品茶的工夫;
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清茶(乌龙茶)和白茶。
红茶(Black tea)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中国第二大茶类,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其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经过发酵后红茶中的茶多酚产生的化学反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
红茶中含氨基酸,主要包括γ-氨基丁酸和L-茶氨酸,有助于改善关节疼痛等骨质疏松症状,增加骨密度,同时可以改善失眠、血压不稳、烦躁等更年期症状。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红茶中的咖啡因不利于控制胃酸,反而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一种茶叶,保留了它特有的原汁原味,绿叶绿汤的特点。绿茶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的作用
绿茶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叶子。绿茶的冲泡方法,第一步需要烫杯,对于细嫩度比较好的绿茶来说,宜采用上投法,对于细嫩但却十分紧结的绿茶来说,需要选择中投法,
绿茶的饮食禁忌,忌空腹喝茶、忌用绿茶服药、忌饭前后大量饮茶等
黑茶(英文:dark tea),属山茶科,属后发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为湖南黑茶、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安徽古黟黑茶、云南黑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黑茶主要品种有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黑砖茶。黑茶有助消化解油、降脂减肥、抗氧化等功效,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黄茶是中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产地多源,品类丰富,品质各异,属于地域性特色产品。其中蒙顶黄芽,外形扁直显毫,香味清甜,滋味甘醇,汤色黄亮。可用于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滋润皮肤,美容养颜的作用。
黄茶的品类按照鲜叶老嫩进行划分,包括芽型的黄芽茶、芽叶型黄小茶和多叶型的黄大茶。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中闷黄的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黄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等
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自然萎凋、晒干或文火烘干后的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汤色黄绿清澈,滋味甜醇、花香高扬,蜜香浓郁。白茶中含有咖啡碱的成分,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中枢,达到提神的功效。
白茶可使用盖碗泡法,投茶量为盖碗量的三分之一,洗茶即醒茶,用温度适中的开水,然后用“润”的手法慢慢将茶叶唤醒。冲泡的水温宜高,手法是沿盖碗边沿缓缓注入,出汤要把握两点,就是时间和手法,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汤。
白茶性寒,肾阳虚、胃寒者不宜空腹喝或饮用过多,以免刺激肠胃,导致腹泻、腹胀、小腹冷痛、腰膝酸软等症状的发生
乌龙茶(英语: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去除油脂。
乌龙茶的副作用:刺激胃部对于胃部造成很强的伤害,长时间大量饮用容易诱发胃炎。乌龙茶有的成分对人体的消化道是有刺激的,会加重人体消化道的收涩作用,而增加便秘的症状。会导致人体出现缺钙的情况。容易使炎症的患者容易使相关症状加重,特别是体温出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