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纪念馆-青少年文旅宣推官
南社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2004年5月建立,是中国最早的南社纪念馆。
纪念馆陈列内容分“青史垂功、烈士流芳、舆论开先、教育兴邦、绩学扬辉、翰墨凝馨、格致求精、家学承宗、巾帼争光、海外蜚声”十大部分,综合反映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历史。
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进步文化团体,还是一个统一战线的团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依托社团组织的优势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纪念南社、研究南社大有可为。2011年4月,南社纪念馆成为金山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基地。
这里也是姚光故居,因为姚光是南社领导人之一,曾任南社主任。
南社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空前觉醒,为辛亥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1909年11月13日南社苏州首次雅集17人合影。
第一排 席地者4人,左起:俞剑华、蔡哲夫、柳亚子、沈道非;
第二排 站立者 8人,左起:林立山、陈去病、朱梁任、林之夏、赵正平、朱少屏、诸贞壮、庞檗子;
第三排 站立者5人,左起:陈陶遗、冯心侠、景耀月、黄宾虹、胡票长。
姚光(1891—1945),一名后超,字凤石,号石子,又号复庐。他是高燮之甥。7岁入私塾,11岁能文,15岁入秦山实枚学堂,17岁(1907年)入上海震旦学校,未数月即因大病辍学,遂乡居自学。读书、藏书、著书,几乎每年都有所作,至老不衰。姚光也是南社领导人之一,曾任南社主任。
南社历有“四最”之称:近代历史上爱国知识分子最集中、成员文化水平最高、社会职业最广、参加人数最多。
南社第一次雅集之时,社友仅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17人,鼎盛时社友总数达1700余人,分支遍布苏、浙、闽、湘、皖、奥、辽等地,几乎囊括当时全国最优秀的人才。
据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先后参加南社的徽州籍社友共有15位,其中:歙县7人,即黄宾虹、王钟麒、王横、叶振谟、程善之、吴云、程慈;休宁5人,即朱大作(倬)、余岷、程家柽、程华魂、许慕贞(女) ;绩溪2人,即章衣萍:章铁民;黟县1人,即程苌碧。今天,我在纪念馆内见到黄宾虹与柳亚子等人的合影,那是1910年8月16日,南社第三次雅集时,黄宾虹与柳亚子、朱少屏、冯平、包天笑等人在上海张家花园的合影,当时,黄宾虹46岁。
位于姚光故居二进天井内的“南社同人录”,镌刻有南社1700余位成员的名字,他们的光辉业绩,垂光青史,令后人永远纪念。
作为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出现的一个具有时代先进性的知识分子群体,南社历来有“四最”之美称,即近代史上爱国知识分子最集中、成员文化知识水平最高、成员社会职业面最广、社团参加人数最多。南社人都是心怀祖国、学有专攻的社会精英。
馆中展出的《南社同人录》中,徽州人歙县黄宾虹、王钟麒,休宁程家柽、许慕贞、朱大倬,绩溪章铁民,黟县程萇碧,旌德吕碧城,均榜上名。
黄宾虹的南社入社书
吕碧城是近代女词人、中国近代女权运动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先驱。安徽旌德人,一名兰清,字圣因,兰因,号遁天,晚年号宝莲。1914年,她由朱少屏介绍入社,是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几位女性编辑、撰稿人之一。纪念馆内展板有她的芳容和文字介绍。
走进南社三进,可以看到关于南社人物、南社话剧、南社宣传片的综合展示大屏,观众可以在此查询有关南社的相关信息。
三进二楼,详细阐述了南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南社中大批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如铁肩担道义的“一代报人”邵飘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历史学家杜国庠,舍生取义的共产党员叶天底、青浦最早的共产党员高尔松、高尔柏兄弟,新南社发起人、中国第一批共产党员沈雁冰等。他们重视道德操守,立志以身许国,不惜杀身成仁。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节操和大无畏精神,构成了当年南社的思想灵魂。他们的德才双馨与人格典范也必将流芳千秋,永为后人缅怀、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