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推“无条件基本收入制”,尝试打造没有穷人的世界

2019-08-01

文:赖奕谕

贫穷是目前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迫切亟须改善的问题,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的穷人银行便因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关系,开启了世人对于解决贫穷处境的想像。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的纳米比亚(Namibia)近年来进行了一个新的社会实验计划,尝试透过推广无条件基本收入制(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Grant)来解决问题。

什么是无条件基本收入制?该计划的主要推手BIG Coalition Namibia主张所有纳米比亚人们在尚未有资格领取老人津贴的六十岁以前,每人每月都能够无条件领取最低生活费用。

这个计划构想最初是由纳米比亚政府税务委员会(NAMTAX)于2002年所发想。根据他们的估算,这项政策若是真正施行,每人每月将可以领取70纳元(NAD,约10美元),占国家总预算的5%。他们也进一步提出配套措施,认为可以透过增加6.5%的增值税或是菸酒消费税等方式来开拓财源。

空想不如直接实践


(BIG Coalition Namibia在Otjivero施行计划两年的结案报告。)(BIG Coalition Namibia在Otjivero施行计划两年的结案报告。来源:wowAfrica


然而政府部门实际并无意愿推动该政策的情况下,纳国基督教信义会(ELCRN)主动出来组织其他教会、商会与NGO,推广无条件基本收入制的BIG Coalition Namibia应运而生。刚开始该联盟尝试与政府协商合作,主张人民得以因此增加购买力,且并不会造成国家财政负担。只是政府最后仍然拒绝了这项提案。

为了说服政府能够在全国实施这项计划,该联盟在数次的调查与探勘之后选定了距离首都100公里外的Otjivero为两年计划的示范点。

由于这项计划是史无前例的作法,当地人听过以后也觉得和他们过去所接触到的发展计划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村民组成一个18人的委员会,参与并监督该计划的施行过程。令联盟成员振奋的是,这个自2008年1月开始施行的计划并没有像许多人所想的那样,当地人拿到钱以后可能会变得懒惰不再做事,反倒有许多人着手进行小本生意。

此外,孩童在学校的注册率提高、失业率降低,因为营养不良、疾病等原因引发的死亡率也显著降低。只是这般的成果却没有因此让纳米比亚政府点头同意在全国施行此政策。


(施行计划的村落Otjivero所在的行政区Omitara。)(施行计划的村落Otjivero所在的行政区Omitara。来源:wowAfrica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德国经济学家Rigmar Osterkamp认为问题的关键出在管理制度不彰,以至于大家看不到这个计划永续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BIG Coalition Namibia是个结构松散的联盟,正因为各组织皆不认为自己是主要的负责人,在计划施行的后期其资金来源变得不稳定且以私人资助为主,资助金额更是从原先规划的100纳元调降到80纳元而已。再者,也有些人质疑这项计划实行之后并没有办法在当地看到有任何具体的发展,根本无法确知其成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直白地表示他们并不认为这种形式的改革会成功。面对各方的责难,政府内部出现了支持与反对的不同声音,在充满争议的情况下便无法真正从政策面下手。

困境与出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非洲援助计划的一些限制与困境,包含其资金来源以及各种计划总是要“实质见到成效”才能够延续。现在BIG Coalition Namibia又募得资金在另外两个村庄推行这项计划,并企图透过检讨并改善在Otjivero的经验来说服那些反对者。

今年上半年甫上任的新总统Hage Geingob让他们满怀希望,因为他在就任后新创了一个“消灭贫穷与社会福利部”(Ministry of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Social Welfare),而其部长便是BIG Coalition Namibia的前任主席Bishop Kameeta。

纳米比亚的这个大型社会实验计划将会如何走下去?又是否真的能够推广至世界其他地方?我想这绝对是值得我们追踪下去的创新应用实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