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学生握有核武,会是什么样子?”玩转学校推“世界和平游戏”,让孩子从中学习国际议题

2019-08-04

文:林冠吟

一个平凡的上课日,南港高中的学生不如往常般坐着听课,而是围绕在一张大地图旁,七嘴八舌地讨论各种国际情势,例如“该不该发射核弹”、“如何处理难民”等。此刻他们的身分不再是小学生,而是各国的首领、政策制定者、联合国甚或是军火商,他们的任务是要在游戏回合结束之前,共同解决世界面临的50种危机,同时要让自己的国家利益所得增加。

用“游戏式学习”翻转教育 

这群学生参与的是由“世界和平游戏”所延伸出来的“末日危机高峰会”活动。“世界和平游戏”是由美国的教育家John Hunter所设计,他把现实的国际议题放进游戏世界里,让孩子用“玩”的方式学习如何解决经济、政治、环境、战争等各层面的问题。世界和平游戏已在欧美风行30多年,但与台湾的接触,却是等到近几年由“玩转学校”引进后才开始。

“这个游戏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强调把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玩转学校的共同创办人黎孔平,忆起初次见到世界和平游戏的感想时说到,“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虽然很顺利,但也发现人生中最精华的岁月都在读书中度过,感到很可惜。”

为了让下一代的年轻学生有更多的教育选择,他与另外一位志同道合的夥伴林哲宇共同到美国接受培训,回国后创立玩转学校,开始推广世界和平游戏,并发展出符合不同使用者需求的版本,例如:末日危机高峰会。


(玩转学校的团队成员,由左而右为:共同创办人林哲宇与黎孔平、实习夥伴吴点苍。来源:社企流)


让孩子学习“没有标准答案”的未来世界 

玩转学校的英文名称是Pley School,“Pley这个字代表着我们的4大教学原则 。”玩转学校的共同创办人林哲宇进一步解释:

  • P代表着混乱(Puzzle),象征游戏中的各种挑战与参加者会遇上的混乱情形。

  • L则代表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团队希望藉由游戏的过程引导参与者自动学习,而非填鸭式的教学。

  • E则是参与(Engagement),在游戏中,团队会深入参与学员的状态,一起设法面对挑战,引导团体去思考与讨论。

  • Y则意味着你可以办到(You can do it),让参加者建立正向经验,鼓励他们突破。

团队之所以会发展出上述4大原则,是由于对当今教育体制的反思。“传统教育以升学为导向,很注重考试和学业成绩,老师会想尽办法把知识传递给孩子。”黎孔平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制度,很容易教出一群只追求标准答案的孩子。

“然而出社会后根本没有标准答案”黎孔平忧心地说,未来不断地在改变,学生在校所学将来不一定能派上用场,唯一可靠的是“你如何面对未知的环境,从混乱中理出头绪,并且学习如何做选择和从挫折中爬起来。”

 因此当玩转学校在操作各项活动时,不会直接告诉参加者要学习什么内容,而是给他们一个充满混乱与未知问题的情境,让参加者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行体验与学习。“在游戏情境中,学生透过经验学到的是智慧,而不只是知识。”黎孔平说道。
 
目前玩转学校依照不同参加者的需求,发展出3种活动形式:第一种是让教师参与的玩转教学工作坊;第二种则是末日危机高峰会一日主题游戏,让参与者可以小试身手,初步了解世界和平游戏是如何运作;第三种则是为期5日的世界和平游戏营队。
 
从2015年开始,玩转学校目前已经举办过83场活动,合作对象从体制内的学校、NGO组织到企业团体皆有,活动参加者总计约有近600位青少年及超过千名的热血教师。(同场加映:“一边游戏一边开会”:Wiithaa用桌游工作坊,让企业跨部门员工一同改写商业模式


(玩转学校推出的活动吸引许多青少年和热血教师参与。来源:玩转学校)


当翻转教育遇上传统教学

藉由与体制内的学校教师频繁合作,黎孔平也观察到许多学校正设法把教学活化,引入新媒体或素材来辅助教学。然而若深究教学本质,会发现仍然是“换汤不换药”,依然以升学为目标来主导。他进一步说明,台湾有很多热血老师在教育现场努力,希望能改变教学方法,但往往受到体制内的制度局限,而窒碍难行。

“选择体制外的学生,则是其家长要承受许多外在压力,例如亲戚的意见。”已经是2名小孩父亲的黎孔平心有戚戚焉地表示,自己也还在犹豫是否要让小孩就读体制外的学校。

考量到体制内、外学生与家长的困境,玩转学校把自己定位在“跨界教学”,提供营队或课后活动,让体制内、外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藉由游戏式教学,让学员去交换彼此的学习经验或生命经验,我们认为这对学员来说是重要的。”黎孔平说。

提起创办过程中曾遇过的挑战,黎孔平与林哲宇不约而同地表示:“每天都有新的挑战要面对!”而现阶段他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向家长证明小孩的学习成效。林哲宇自嘲说“总不能每次都跟家长说,是来帮小孩的生命‘种种子’的,”他认为无论是世界和平游戏还是末日危机高峰会,参加者的学习成效都很难一言以蔽之。

其实玩转学校遇到的挑战,也反映出台湾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大众想要即时看到成效,而来不及等待孩子自己长出东西。

黎孔平举例,某次带着一群高中生玩世界和平游戏,某国的首领被一个匿名角色暗杀掉,当时班上的氛围有些霸凌的味道,于是引导员便藉机在班上带起讨论,从暗杀是否合理一路讨论到死刑存废的议题,“我们想知道孩子对于死刑的看法,这个讨论已经与游戏的架构无关,但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价值观讨论。”

像孩子从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价值观与逻辑思辨,又要如何评估成效呢?林哲宇反问。(你也许会喜欢:不“打”程式用“玩”的:全台首款程式教育桌游 在海盗争夺战中学习逻辑思维


(玩转学校自去年开始参与社企流iLab育成计划。来源:社企流)


为了让创业路上有更多支援和夥伴,玩转学校自去年开始参与社企流iLab育成计划。黎孔平认为创业过程“最怕的是自己闷着头去做,却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加入iLab计划后,在遇到问题时就有创业导师或是前辈可以询问,前辈因为有创业经验,所以常常可以把问题的症结点指出来,让团队获得许多好建议。“我们可以在所做的事情上,引入他人的看法,这是我觉得最珍贵的地方。”

未来梦想:建立一所“没有校舍的学校”

访谈近尾声时,黎孔平提起自己常在演讲时说的话:“到底是把喜欢的工作变得赚钱比较简单?还是把赚钱的工作变喜欢比较简单?”如同玩转学校的理念,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然而他用行动选择了前者。

玩转学校已成立约一年,黎孔平认为自己的心脏变大颗了,虽然财务状况可能是这辈子最差的,但是心理对压力的承受度提升很多。他希望玩转学校能建立一所“没有校舍的学校”,藉由游戏,点燃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孩子知道如何开创未来,唤醒他们的天赋与热情,成为未来的领航员。

特别企划:社企创业者的一日都在做什么呢?


玩转学校